第九百七十四章 明白人-《醉迷红楼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终于不能保持谈笑风生的风度的……
    贾环见之,“噗嗤”一声笑出声,肆意无礼的打量着周正言,道:“周儒生,你可别掉链子。
    本侯刚才高看了你一番,怎么,一到动真格的,你就露馅儿了?
    也是,我差点被你给糊弄了过去。
    还别说,你们儒家能坐大几千年,还真有几分迷惑人心的道行。”
    周正言闻言,深吸了口气,道:“宁侯,在下……在下不是心疼那些财物……”
    话虽如此,可想起那价值大几万两的财物,周正言的心里还是在滴血。
    只是他真的不是一般人,贾环既然出现在这里,他就明白,保住那些财物的可能性,几乎为零……
    若只是隆正帝,他可以不太惧怕。
    周家没人当官,周孝诚又是国之名士,名满天下,德高望重,和太上皇都有交情。
    还不是迂腐的腐儒,各方面的交往都极好。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隆正帝想拿周家的痛脚基本不可能。
    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。
    实际上,对儒家而言,皇帝从来都不是可怕的。
    正如和尚道士最不信神佛一样,儒家也最不惧怕皇帝。
    可贾环不同。
    秀才遇到兵的道理,那位清客不懂,可极通世务的周正言却懂。
    对周正言而言,贾环这样跟脚极硬的权贵,是最难缠的人。
    因为他可以不要脸……
    偏偏对寻常人而言的大罪,对这种人又无伤大雅。
    周正言不知道隆正帝是如何说服贾环出面,做这件极得罪人的事的。
    但贾环既然动了,那么那些意外之财也就基本上保不住了。
    也不是说真的保不住,只是,强行去保,所花费的代价实在太大,远远不是那几万两银子所能相比。
    所以,也就没必要去保。
    九郡王此举的真正意思,明白人,基本上都不会装糊涂……
    能明白这个道理,也就能保持基本的冷静,只是,周正言不想这样简单的认输,他问道:“宁侯,那些银财,是天家赏赐给家父,以表彰他老人家对世道之教化大功。
    您这样做,是不是……”
    贾环闻言,面色转冷,看着周正言道:“周书生,本侯还当你是个明白人,怎地,这么快就糊涂了,还是揣着明白却装糊涂?
    九郡王的作为,真正目的是什么,你真的看不出?
    天家之争,你们也敢往里掺和,真当你周家是铜墙铁壁,没人能奈何的了了?”
    周正言闻言,面色一变,可还是咬牙道:“宁侯所言,在下……在下心里也清楚。可,那些御赐之物,是九郡王以天家的名义所赐……若是宁侯能拿出陛下的旨意,或是能讲出道理所在,在下绝无二话。周家并非贪婪之人,否则,还望宁侯恕罪。
    事关周家门风风骨,在下宁死难从。”
    贾环闻言,哈的冷笑了声,道:“这些财物原本都是姓贾的,这个道理够不够?”
    周正言眉头皱起,道:“此言何意?”
    贾环对这种要做表子前非要先立好牌坊,而且必须是好看牌坊的作法腻味透顶,道:“内务府的财物大都从何而来,你周家不知道?本侯将玻璃的分红让出九分,原是孝敬给太上皇的。
    太上皇驾崩后,就该是陛下的。
    陛下本想用这些银财去赈济灾民,却不想,被九郡王当散财童子给散出去了。
    陛下要面子,不好问你们要。
    本侯不在乎!
    周正言,你觉得,本侯赚的银子,你们花起来,合适吗,嗯?”
    周正言闻言,轻呼了口气,道:“宁侯,这些银财,果真是要赈济灾民?”
    贾环眼睛眯起,道:“老周啊,你算是明白人,但不要自作聪明。本侯陪你唱了好一会儿大戏了,差不多就行了。再那么多废话,惹的老子火起……”
    周正言闻言,脸色那叫一个精彩。
    读书人都讲究一个体面,讲究一个逢场作戏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    在官场上,叫花花轿子人抬人。
    放在后世,叫双赢。
    何曾见过贾环这么不讲规矩的莽货?
    真跟出门前有些人说的那样,属疯狗的,说翻脸就翻脸。
    周正言深吸一口气,拱手道:“既然如此,周家无话可说,那些银财,分文未动,宁侯派人去取就是。”
    贾环淡淡道:“还是你们自己送过来的好,不然,本侯若派大兵前往,难免叨扰了府上。”
    周正言面色再变,强忍一口气,缓缓的点点头。
    贾环见之,呵呵一笑,一边往外出门,一边道:“对了,别忘了交你们周记货栈的卫生防火费。你们这么大的门面,怎么说爷该交个百十两。还有,换个长眼的伙计,娘的,神京城里还有敢跟本侯翻白眼儿的,你周家都是奇人!哈哈哈!”
    说罢,贾环大笑出门。
    他如何看不出这位周正言的俊杰,对他有交好之意?
    这是真正难得的明白人,贾环还真有些心动……
    可惜,他是文人。
    有贾代善的前车之鉴在前,贾环不觉得,和在文官系统里四通八达的周家交好是一个好主意。
    守着大秦的那几大军团就好,只要守住了那几大军团,贾家就始终是国朝最炙手可热的顶级勋贵。
    那么不管是哪个在位,只要是个明白人,就不会想着动他。
    如果是个不明白的,那也上不了位。
    即使上了位,也坐不稳江山……
    经过隆正帝的不断清洗后,文官势力已经被扫的七零八落,而新的势力还没成型,还没真正得势。
    等到新的势力形成,贾家的势力也展的不是他们能制约的了。
    贾环有这个自信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(未完待续。)